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户开始尝试保育浓缩料,可是在刚转用浓缩料的时候,总会怀念全价颗粒料的好,然后就投诉到技术小编这里,对浓缩料的价格爱但对效果恨。小编这就把浓缩料的几大“罪状”陈列下,然后一一解答。
一、换料拉稀,衔接不好
众所周知,仔猪在断奶之后会发生较大的应激反应,这包括“环境+心理+营养”三个方面。仔猪的肠绒毛亦会严重的萎缩,造成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大打折扣,甚至会因无法吸收过剩的营养造成腹泻。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无法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这会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造成大肠杆菌的迅速繁殖,影响小肠中离子的吸收,调节胰液、胆汁分泌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仔猪的免疫系统也在逐步的建立,主动免疫能力还需时间来逐渐增强。
正因如此,断奶之后最好是饲喂专业的功能型教槽料7-10天,小猪35日龄左右,体重达到10公斤以上才可换用保育料。教槽料到保育料的换料,要特别注意逐渐过渡,遵循三段过渡法,以教槽料兑保育料3:7、5:5、7:3的比例混合饲喂,每个比例混合料饲喂2天,用7天时间完成过渡。
过渡期一般需要5-7天,最少不低于3天,以防仔猪出现腹泻。此阶段饲喂方法是少喂多餐,为保证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
二、干吃不长,增重不给力
使用浓缩料时,养户自己采购加工的原料在配料组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少了饲料加工中制粒这一过程,在自配料用户使用浓缩料的时候,原料的粉碎粒度则至关重要。
合适的饲料粒度可以增加动物胃肠道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的机会,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及动物粪便排泄量及对环境的污染;便于动物采食,减少饲料浪费,也便于储存、运输;能使各种原料混合均匀、生产质地均一,防止粉状配合料混合不均;于饲料厂而言可以提高饲料调制效果和熟化程度,改善制粒和挤压效果。而日粮中原料的粉碎粒度不佳,会导致猪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性代谢疾病。
郭广伦等人将玉米、豆粕分别用1.5mm、1.2mm、0.8mm孔径筛片粉碎,按日粮配方配制成颗粒饲料饲喂断奶仔豬,结果显示在仔猪断奶后两周,随原料粉碎粒度的降低,实验猪的料重比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
详细的关于原料粉碎粒径的重要性和最适的指标,可参照上期的文章:征泰养猪丨养好保育猪,闷声发大财!
三、眼里没光,皮毛不亮
饲料中的有效能可直接反映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是饲料营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且与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等直接相关。无疑,在中国的日粮配方中,直接影响饲料有效能值的即为玉米。
品种、种植年份、气候条件、种植地区、储存条件、加工工艺等均会影响玉米的有效能值。所以我们在选择玉米的时候,首先,一定要选择新鲜优质的玉米,尤其是小猪和种猪饲料,一定要用好的,不要过于纠结价格。其次,最好买大粒玉米。这种玉米一般含有较多的淀粉,口感甘甜,是猪的上等饲料。不要选一些小粒、瘪粒,其中不可消化利用的组分多,粉碎后的玉米淀粉也少,适口性差。尽量买自然风干的玉米。自然风干的玉米容易辨别品质,而烘干的玉米很多是未成熟玉米和变质的玉米,烘干处理后,外观看起来不错,品质上参差不齐。这样的玉米一般外皮皱褶多,饱满度差,也不鲜亮;还有,玉米含有较多的脂肪酸,磨碎后的玉米粉容易酸败,尽量不要贮存过久,特别在夏天和通风较差的仓库;最好不要用水分含量大的玉米。一是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二是配制的饲料营养浓度下降,如果没有调整玉米比例,这样配制出来的饲粮营养会不均衡。猪场的玉米水分最好控制在14%左右。选择方式:可以将玉米大把握在手里如有刺手感,用手指掐费劲,牙齿咬震牙,即为水分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