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有着密切关系,优质的产品需要科学的配方设计与加工制造共同实现。谷物是猪饲料中能量和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因此,任何可影响到谷物营养价值的加工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对于猪来说,对辊式或锤片式粉碎加工后的谷物营养价值较高,而整粒风干谷物的营养价值较低,这一点目前已很明确。对辊式或锤片式粉碎过程可使谷物颗粒趋同于其他饲料组分,利于混合,还可避免饲料出现分级现象,为下一步的加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饲料粉碎对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动物的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适宜的粉碎粒度可显著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动物粪便排泄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利于饲料的混合、调质、制粒、膨化等。
合适的粉碎粒度
饲料适宜粉碎粒度是指饲养的动物对饲料具有最大利用率、最佳生产性能且不影响动物健康,经济上合算的几何平均粒度。
合适的饲料粒度可以增加动物胃肠道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的机会,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及动物粪便排泄量及对环境的污染;便于动物采食,减少饲料浪费,也便于储存、运输;能使各种原料混合均匀、生产质地均一,有效防止粉状配合料混合不均;于饲料厂而言可以提高饲料调制效果和熟化程度,改善制粒和挤压效果。而日粮中原料的粉碎粒度不佳,会导致猪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性代谢疾病。
郭广伦等人将玉米、豆粕分别用1.5mm、1.2mm、0.8mm孔径筛片粉碎,按日粮配方配制成颗粒饲料饲喂断奶仔豬,结果显示在仔猪断奶后两周,随原料粉碎粒度的降低,实验猪的料重比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
任守国等人的试验研究不同粉碎粒度的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26-28日龄断奶(7.9±0.7)kg杜×长×大健康仔猪80头,按体重、性别相同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各个处理组采用相同的日粮组成,对照组饲喂含常规粉碎豆粕(目标粒径为750μm)的日粮,处理1、2、3分别饲喂含目标粒径为150、30、6μm豆粕的日粮。
结果表明:使用粉碎粒度低于30μm豆粕的日粮提高了断奶仔猪日增重(P<0.05),明显提高采食量(P>0.05),降低饲料增重比(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频率;使用粉碎粒度低于30μm豆粕的日粮提高断奶仔猪日粮氮、磷表观消化率(P<0.05),改善能量消化率(P=0.063)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P=0.082),显著提高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
在堪萨斯州立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中,Ohh等综合评价了2种谷物饲料(玉米和高粱)、2种加工方法(锤片式和对辊式粉碎)和2种粉碎粒度(细粉碎和粗粉碎)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不考虑谷物类型的条件下,粉碎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无论玉米还是高粱,二者的干物质、氮和能量的消化率都会随着粉碎粒度的降低而得到提高(见下表),之前的一些研究也支持了上述结论。降低粉碎粒度可增加谷物颗粒的表面积,即增加了谷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这也是提高消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大量证据证明,谷物粉碎粒度与动物胃肠道溃疡发病率间存在紧密的联系。Reimann等的研究表明:降低玉米的粉碎粒度会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胃内容物的流动性,进而增加胃肠道机能障碍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若要更好地发挥增效系列的价值,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选用优质原料,切忌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选择科学的粉碎粒度,控制玉米、豆粕等原料的粉碎粒度,一般要求用1.5mm以下筛片;如果更换不便,可采用二次粉碎法。
使用时注意混合均匀,混合后尽快饲喂,保证饲料新鲜。
可用合格小麦全部或部分代替合格玉米,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效率。
若使用优质豆油代替速能宝,可将用量减半,剩余比例用合格优质玉米补充。
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配方。所有产品详细使用方法和组合模式请咨询公司业务人员或技术人员,为您定制适合于您养殖场的最佳的用料方案。
保育王推荐配方
饲喂阶段:乳猪断奶后前两周
净含量:25kg
保质期:3个月
注:1、配方一为常规条件下推荐的饲喂推荐,客户可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际情况,可灵活使用和调整配方二;2、两个配方均可额外添加2%的速能宝,以获得更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相关阅读推荐:二育宝,二次育肥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