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管理
哺乳仔猪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因此,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但哺乳仔猪也存在着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等问题。再加上初生仔猪没有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容易患病。仔猪调节体温能力差,体内贮存能量少,遇到寒冷血糖很快降低,如不及时吃到母乳很难成活。综上,若在仔猪哺乳期间护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断奶重、成活率、以及保育猪的饲养难易程度、保育猪的成活率,及商品猪出栏时间和养猪的经济效益等。
综上,若在仔猪哺乳期间护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断奶重、成活率、以及保育猪的饲养难易程度、保育猪的成活率,及商品猪出栏时间和养猪的经济效益等。
哺乳仔猪的管理
①初乳包括足量的初乳、尽可能早的摄入初乳以及额外补充的初乳;
②保证哺乳小猪的局部温度(一般出生后1-3天需32-35℃,4-7天需28-32℃,8-14天需25-28℃,15-30天需22-25℃)和母猪的环境温度(18-22℃);
③环境的干燥(哺乳仔猪最适宜的湿度是55-75%)和空气质量的检测以及环境细菌的控制等;
④科学合理的断脐、剪牙、断尾;
⑤成熟的保健方案等;
⑥哺乳仔猪的补奶和教槽。
美特 初乳补充剂
得立舒 环境改良剂
幼小乳仔猪母乳替代品--婴幼宝
哺乳仔猪的饲养中,母猪的健康状况以及奶水质量对于仔猪的成活和健康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在饲养管理中,母猪的饲养特别是妊娠母猪和后备母猪的饲养要格外重视。
但提高断奶重的重任只能全权交给母猪吗?
研究表明:母猪哺乳饲料转化成乳汁的利用率为20-30%,仔猪自主进食饲料的营养转化率可达50-60%。但哺乳期补料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如有奶的小猪不吃补料、吃料后腹泻、饲喂方法麻烦等。
征泰集团经过多年研究,结合哺乳仔猪的肠胃和消化特性及合成酶的能力,针对性的推出了一款幼小乳仔猪母乳替代品--婴幼宝。
婴幼宝的特性
①免疫球蛋白:添加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与母猪乳汁类似的免疫球蛋白,助力仔猪免疫系统发育;
②乳制品:含有均质化乳制品、脂肪,提升适口性,促进采食;饲料颗粒小,更易被消化吸收;
③椰子油:内含椰子油、短链脂肪酸,给仔猪提供能量,让其尽快恢复体力;
④天然诱食剂:接近母猪乳汁的口味,使小猪尽早开食;
⑤小肽、谷胺酰胺等:维持小肠型态和功能,小肠绒毛高度增加,隐窝变浅,促进消化吸收;
⑥有益菌:帮助仔猪在初期完成肠道有益菌群的建立,减少腹泻的发生;
⑦营养全面:婴幼宝并非单一的乳制品,它含有乳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避免仔猪早期的营养缺乏。
产床补奶
产床补奶不仅可以化解乳猪快速生长的需求和母猪奶水营养水平逐步下降的矛盾;还可以避免母猪在采食量不理想的状况下,动用和分解自身的脂肪储备来维持产奶和自身的营养需要。脂肪在分解和转化的过程中,奶水中会存留大量的有害物质、酮体和脂肪,小猪对于脂肪的分解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小猪腹泻。所以产床补奶不但可以缓解母猪的带仔压力,避免掉膘严重而影响下一胎的发情和配种;还有利于仔猪顺利过渡到教槽料,尽早开口和缓解换料应激。
①除母乳替代外,断奶前3天饲喂固体饲料的同时补充婴幼宝液体奶,逐步过渡,可缓解断奶应激;
②将断奶前后的僵猪弱仔集中饲喂婴幼宝,直到弱仔复壮,从而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③在教槽或断奶过渡阶段,将婴幼宝干料撒于饲料表面进行诱食,提高仔猪对饲料的兴趣,促进仔猪尽早开食;
④由于疾病或猪场管理原因需要超早期提前断奶,可直接使用婴幼宝直至过渡到断奶料;
⑤在产床上补充饲喂粥状婴幼宝+宝宝奶,较单一喝母猪奶的仔猪有更好的健康状态和更高的断奶体重,为后期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